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破除形式主义藩篱 让基层“减减负”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5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习近平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坚持狠抓工作作风建设,为基层减轻负担,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纠正“四风”问题上取得重大成就。然而,一些形式主义穿上新马甲、换上夜行衣,大行其道,然而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任务层层加码,压力层层“甩锅”,开会像是“赶场子”,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不管效果如何,处处留痕,花费大量的事件做足“文字功夫”,围着会议记录本“打转转”,以影像刷存在感;“兴师动众”搞检查,考核一个接一个,这个没走,那个又来,不看有多少实效,看的是材料漂亮不漂亮……

毋庸讳言,形式主义由来已久、积弊甚深,究其原因,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感缺失。他们推责任、钻空子的本领高超,打折扣、搞变通,成了热衷形式主义的“官油子”。个别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喜欢听成绩,建样板工程,下级部门为博得眼球、谋求更多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便会投其所好,努力做好表面文章。

克服“官本位”思想,激扬清浊。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要想从根本上戒除形式主义,就必须下大力克服官僚主义。我们要发扬民主,简政放权,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同时,必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拖累群众的“疑难事”、影响群众的“边角事”,从而肃清“官本位”思想。

建立重实效各项制度体系,规重矩迭。基层干部和普通人一样,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们花在形式主义上的时间越多了,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的精力就越少。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建立科学的工作考核制度体系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强化制度执行的密度,避免工作中“破窗效应”,以“工匠精神”确保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有效执行,引导工作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

力戒形式主义,就是为了给基层干部减负。为了让干部“脱虚向实”,从筋疲力尽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下身子到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的一线去,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为地方谋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努力把美好目标变为生动现实,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安乡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 郭俊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