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警惕机构改革中的“庸懒散”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种现象:地方机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施工”,涉改单位的大多数干部能调整心态、整装出发,但有少数干部出现懈怠感,想借机构改革“东风”换地养老,一些地方出现“闲差受追捧”的现象。(《人民日报》)

春节后,全国很多区县市都召开了机构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安排部署当地机构改革工作,标志着这场自上而下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已推进至市县层级。但是,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些党员干部的观念却还并未进行“革新”。

报道中指出,在地方机构改革期间,诸如“年纪大了,还是主动让贤吧,干点轻松的算了”“提拔不上还闯什么”“干多容易出错,不如少干点”……这样想法的党员干部并不少见。其实,机构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部门和人员调整,也确实会出现所谓的“僧多粥少”的情况,这本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因触动到部分领导干部的权力和利益,便遭受各种“退位让贤”的“软抵制”,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的现象,这必然会妨碍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也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

而机构改革中出现“闲差受追捧”的现象,从根本上看,还是信仰缺失。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归根到底是思想领域出现了问题,没有真正把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扛起来抓落实,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到实处。这些干部们“权为民所用”意识淡薄,只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不想创新不敢干事,从而忘记了自身应尽的职责。

地方机构改革不应该成为不作为的借口。恰恰相反,地方机构改革后更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所以,我们更应警惕机构改革中的“庸懒散”。一方面,要对这些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认清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正确看待机构改革和职务调整,调整好状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同时,综合运用容错纠错和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另一方面,要启动问责机制,对一些确实属于借机卸责或消极不作为、不配合的做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

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为官当有为,避事平生耻。(鼎城区纪委监委 何梦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