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应景造势劳民伤财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报告“点名”的四类突出问题中,应景造势赫然在列。(2月25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应一时之“景”、造一时之“势”。所谓应景造势,简而言之,就是唯“绩”是从、唯“功”是举,不从实际出发,搞华而不实、违背民意、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如今的形象工程虽说打着提升政府形象的旗号,实则却抹杀了政府形象,破坏了政府公信力,可谓百害而无一利。一些形象工程,因为政府工作中的不切实际、瞎指挥、劳民伤财甚至最终变成了烂尾工程。

应景造势华而不实、劳民伤财。这种有名无实、有形无用的应景造势,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还会成为需要继续填补的“钱窟窿”,遗留诸多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事实上,形象工程之所以成了官场热衷的形式主义风气,主要原因还是领导干部存在错误的政绩观。对于许多领导干部而言,形象工程不仅只是惠民项目,更是地方或部门拉动GDP的一剂良方。但是一些领导干部执政水平有限,视野较窄,却又很想干出一些大事,搏出一个好政绩,于是就做出错误决策。除此之外,因为一些地方的“形象工程”做出了成绩,其他地方便拿来主义效仿,大搞特搞,最终没有得到显著成效,竟还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下场。

百姓心里有杆秤。事实充分表明,“形象工程”蒙混不了群众,掺水的政绩欺骗不了组织。如湖南省汝城县不顾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实际,不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反而大规模举债修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2018年初,湖南省委对其开展巡视,发现该县几乎一半的钱都用在大搞城市开发和城市建设,而培植财源、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还不到6%!与此同时,一些基本民生问题,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群众怨声载道。此后,一场彻底的整改拉开序幕。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比形象工程更可怕的是,依法决策的制度没有落实到位,依法问责的利剑被束之高阁。说到底,无论决策还是问责都应依法进行,靠制度保障才能不走样、不折腾,要使官员在对上负责的同时也必须对下担责。要摒弃“面子观”,变“不作为”为“作为”,站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之上改革创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铁肩担道义”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让群众满意的政绩,真正打造为民服务的政府。(鼎城区委办 胡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