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 | 父亲“下岗”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前天,父亲辞了那份工作,正式“下岗”了。母亲打电话告诉周明这一消息时,他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为父亲“下岗”感到由衷地高兴。

其实,周明父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人民教师,在湘西的老家山沟沟里教了一辈子书,可谓桃李满天下,还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呢。前年底,年满60岁的他退休了。按理,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加上母亲在责任地里种些水果,一年到头,也能够赚上三四万元。因此,两个老人家不用干什么其他活儿,晚年的日子也能过得殷实。

2005年,周明从省城大学毕业后,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的选调招考,被分配到湘北县。10多年里,他一直在乡镇工作,并且在县城安了家。由于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工作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因此,职务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科员到副镇长、镇长。去年,县里提拔一批80后任乡镇“一把手”。周明又名列其中,调至街道办任党工委书记。说实在的,这些年,他愧疚于父母,偶尔周末休息,更多地陪妻儿。每年只是春节或十一、五一假期回几百公里之外的湘西老家看望父母。

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周明就带着老婆孩子驱车回老家。一进家门,却不见父亲的身影。母亲说:“你爸爸进城办事去了,要等两天才回。”“爸爸办什么事?我约好回来看望您二老的,怎么办事去了?!”周明一脸不悦,当即准备开车到只有数十公里的县城去接父亲。“算了,春节一家人都在一起了的,这才几个月,下次我和你爸一起到你那里去住几天吧。”母亲有些吞吞吐吐。“妈,爸爸到底干什么去了?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面对质疑,面对周明要驾车去接父亲的架势,没办法,母亲托出了实话:“你爸爸到你工作的那里打工了,才一个星期。”

原来,父亲退休后一直想再“上岗”,甚至还想托周明的工作关系找份事做。想到父亲教书育人一辈子,身体也不是特别硬朗,更不能利用他的“权力”去谋份差事,因此,周明和妻子总是拒绝父亲再“上岗”。一年多来,父亲一直闲在家里。

今年4月下旬,家里来了一位同乡的客人,在湘北县从事房地产开发,并且就在周明的辖区。他一个劲地吆喝着要周明的父亲为其管账,年薪10万元。想到比退休工资高出一倍,父母亲高兴极了,满口答应,第二天就被专车接去上班了。只是担心过不了周明这一“关”,便一直瞒着。

“妈,你这是糊涂啊,爸爸又不懂财务,那个房地产老板分明看中的是我手中的‘权力’啊!”“你爸爸为人家打工赚点钱,合理合法,你房子一直是按揭……”“坚决不行,这是典型的利益输送,爸爸必须马上‘下岗’。”母亲见他态度坚决,说得在理,当即打电话规劝父亲回家。可父亲是个倔犟的人,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挂了电话。周明连续拨打父亲几次电话,他竟关掉了手机。

第二天天刚亮,周明告别了母亲,一家人提前返程。回到湘北县后,他直接去了那家房地产公司。在悬挂“常务副总经理”的办公室,正在练习书法的父亲见到他到来,似乎早有应对之策:“和老板商量好了,年薪减半,给他负责办公室的文案起草,做一份事,拿一份钱,这不是利益输送了吧?”“爸,你做事拿点钱,减轻我的经济压力,都是为我好。可您在我的‘地盘’上做事,这保持亲清的政商关系,就给我出难题了啊。我是街道的‘一把手’,要起带头作用呢。”

“行,不拖你后腿,那我干满一个月就回家总可以吧?”见父亲开始动摇,周明趁热打铁:“爸,你把手头的事交接一下就行,工资绝对不能拿,免得落下话柄。”“好,听你的!”听到父亲毫不含糊的回答,周明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父亲微微一笑,他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几天后,父亲辞职一回家,周明就接到家里传来的父亲“下岗”的喜讯。(澧县纪委监委  杨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