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吊嗓子的老人
从这里望过去,对面的背影是个老人,满头耀眼的银发,清爽整齐的穿着,大清早就吊嗓子,啊啊啊——哦哦哦——,从低音唱到高音,雄浑有力。听到老人的声音,娅娅从梦中惊醒了。
那是个神秘的老人,不知从何搬来,也不知何时入住,身上似乎有很多故事,却不爱和邻居打交道。老人每天清晨都会吊嗓子,起初娅娅很讨厌,总骚扰到她睡觉,可久而久这声音竟成了闹钟,让她习惯早起。
有时娅娅就倚在窗口,观察老人的居家生活。她发现,老人经济条件充裕,白天有阿姨过来照顾起居;老人喜欢独来独往,家中总是很清净;老人无任何不良嗜好,最爱吊嗓子。
傍晚时,老人会到小区里散散步,遛遛狗,玩玩健身器材,没其他人在场,便会在草坪上吊嗓子,娅娅下班回家撞到过那特别的场景。
天边盛开着绮丽的晚霞,花草树木随风舞动,仿佛都在当老人的观众。老人精神抖擞地站立,深吸空气,慢慢呼出,伴随丰富的肢体语言,然后吊嗓子,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有时还会跟着手机里的歌曲学。
有趣的是,老人吊嗓子时,他家那只狗就乖乖待在旁边,只是练到高音处会汪汪汪叫,像是在鼓励他,也像是在陪他练习。一人一狗吊着嗓子,滑稽又和谐。
每逢过年过节,都是举家团圆的时候,可老人的生活照旧如常,没有太大变化。又是一年冬天,今年南方恰好遇上了暖冬,一连多天都是艳阳高照。
大年三十清晨,不断有炮竹声响起,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娅娅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早起,发现老人吊完嗓子就外出了,然后提着大包小包,来来回回折腾了五趟。
娅娅安静地望着老人的身影,他哼着小曲,扎着围裙,在厨房里忙忙碌碌。他买了很多菜,种类丰富,都可以吃到过完春节。
除夕夜,满桌都是热腾腾的美食,大家一起吃团圆饭,欢声笑语看春晚,窗外爆竹烟花飞满天,热热闹闹。娅娅吃完年饭,帮妈妈洗完碗,便站在阳台欣赏夜空的烟火,却看到对面楼上意外的一幕。
老人独自坐在桌子边,上面摆满了美味佳肴,却无人来访。他一直维持那个姿势坐着,一动不动,满脸落寞的表情。娅娅不明白,有什么原因让老人的亲人一个也没来。
第二天,老人依旧吊嗓子,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直到有天,娅娅接到报社领导的通知,赶去纪委采访,再次见到了老人。
娅娅走进会议室时,老人正坐在角落里,有纪委干部在场陪同。今天她是来采访纪委干部反腐倡廉背后的故事,采访对象就是这位老人。
抱着心中的好奇,娅娅坐到老人身边,用聊天的方式和他交流。原来,这位老人是从纪委退休的干部,在位时清正廉洁,为民办实事,发生不少感人的故事。老人娓娓道来其中的故事。
老人还耿直地说,本来不愿接受这个采访,但是纪委书记亲自上门做了思想工作,他才勉强同意,并交代报道时千万不能用自己的真名。娅娅点了点头。
爷爷,您在纪委工作这么久,最怕什么事情?娅娅带着疑惑问到。
最怕人情关,亲友想找关系解决问题,我让他们碰了钉子,因此也得罪了他们,到退休都不愿和我往来。老人有些难过地开口。
那您……后悔过吗?
我唯一后悔的是,自己不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平常工作忙,对他们疏于照顾,儿子喜欢唱歌,我却要他从政。后来儿子做了违法之事,我竟把他……送进了监狱,气得妻子因病去世。我现在只想……练好儿子喜欢的歌,有机会唱给他听。老人含着泪花极力压制悲伤说。
忽然,娅娅想起两年前的那桩事故,为了查出假药致死人命案的真相,她跟随公安部门采访了三个月时间,然后在报纸上进行了如实披露,有关官员和药商均得到应有的惩罚,其中就有老人的儿子。
听完老人痛定思痛的话语,看着老人满脸落寞的神情,娅娅内心很沉重,采访本上一个字也没写。
(武陵区白马湖街道 王祉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