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洁文化>清风文苑>详细内容

清风文苑

正风反腐这五年 | 第三次转“业”

来源:澧县纪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2005年,面对农产品价格低下,毛伍成了沿海打工族;2011年,怀揣第一桶金的毛伍瞄准公款消费的“商机”回乡开起了出租车;今年年初,面对驰而不息的“纠四风治陋习”作风建设,毛伍不得不——

第三次转“业”

“老婆,多亏你年初叫我转‘业’做木匠,今年业务来势蛮好呢,下半个月‘订单’全有了,估计全年做木工工资有五六万元,还有30来亩水稻、棉花、玉米,几项加起来10万元钱没有问题。”7月11日,夜幕刚刚降临,澧县小渡口镇出草破村8组的毛伍一边看电视,一边唠叨着把当天做木工活的200元工钱“上交”给妻子。

说起毛伍的转“业”,这可是第三次了。

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毛伍,在家排行老五,有兄弟姊妹6人。在那个靠公分吃饭的年代,全靠父母的劳作养活一家人,家庭条件可想而知的清贫。1986年,毛伍初中毕业后就与庄稼结缘,这一干就是近20年。那时,还有“三提五统”的上交,农产品价格也不高,一年到头来除解决温饱外,基本上所剩无几。

“孩子大了读书成家需要钱,父母老了要赡养,今后继续守着责任田肯定会越来越困难。”2005年春节过后,毛伍和妻子来到广东东莞打工,妻子在酒店当服务员,他自己在一家装饰公司当保安兼仓库保管员,月工资均有近2000元。渐渐地,两口子的勤奋务实得到了认可,工资也慢慢地涨了一些。2010年下半年,口袋逐渐鼓了起来的两口子决定回乡创业。

“开餐馆最赚钱,我工作的酒店大都是公款消费,一桌好几千呢,那菜的成本不值几个钱,简直是暴利!”“不行,餐馆虽然是暴利,但当初酒店装修也不是几个小钱,况且没有人缘关系哪有生意?还是出租车赚钱,我当保安最清楚,没有赊账,咱们老家十里八村的还没有出租车……”在商议中,毛伍的分析得到了妻子的认可。

说干就干,2011年初,毛伍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拿到了驾驶证。3月上旬,毛伍花8万元购买了一辆崭新款的商务车,头脑灵活的毛伍还特地到附近几个村支书的家“拜访”,期盼能照顾自己的租车业务。

出租车正式上“线”后,比预想的还要强。不仅一浪高过一浪的农村整酒需要租车,还有附近几个村的村干部到乡政府开会也是一个接一个的租车,有时候县乡干部下村检查工作了,晚饭一吃,酒杯一端,回城也要派他的车送……有时候业务多的忙不过来,一天能接上好几个单。原准备种几亩责任田的妻子也成了全职太太:搓麻将,管孩子。当年,出租车里程近5万公里,收入近10万元。2012年,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业务一路红红火火,出租车里程6万多公里,收入突破10万元。面对应接不暇的业务和比打工倍增的收入,两口子乐得合不拢嘴,感觉第二次转“业”选对了路子,商量着在干一年后换个高级车,因为不少乡村干部开始有点“嫌弃”这辆不足10万元的车了。

2013年初,毛伍的出租车业务却直线下滑了,村干部开会不租车了,检查工作的县乡干部在村里吃饭喝酒的少了,更不用车接送了,业务稍多一点的是农村整酒租车的,偶尔也有病人需要送县城医院治疗的,可收费标准比村里结账少了许多。当年,出租车里程不足3万公里,下降了一半。两口子知道,这是党中央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带来的变化。怎么办?再等等两年吧,说不定一阵风吹过去了就会好起来。可令毛伍没有想到的是,业务越来越差,不仅村干部不租车了,连整酒都少了。2016年,全年租车收入只有9000多元。

“老公,这出租车业务不能干了,村里不能报销租车费,大部分家庭已买了小车,农村整酒风也开始刹了,你还是趁早转‘业’才行。我也把原来租出去的土地收回来自己种。”新年新讲究, 2017年的第一天,毛伍的妻子开导着他。“那就学木匠吧,城乡建房多,反正现在木工活儿大多是机械操作,一两个月就能学会了。”几天后,毛伍请来村里的两位木工“专家”,在家摆了拜师宴,正式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转“业”。(作者单位:澧县纪委 万传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