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权华:谈心谈话要把握三个维度
“两个责任”谈话制度是压实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重要基础,是推进执纪监督形态转变、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推手,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交流,促进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化。在开展“两个责任”谈话中,党员领导干部要注意谈话方法,把握五个维度,提高谈话实效。
一、“两同时”谈话有“角度”。上级单位负责人对党员干部安排工作,听取工作汇报时,要注意同时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同时,结合被谈对象工作、职务及岗位特点,突出党风廉政纪律,选好切入角度,并提出政治纪律、廉政纪律要求,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不要含含糊糊。
二、例行谈话有“深度”。开展例行谈话,不要做样子,要切中要点有“深度”,要让被谈话对象“有所思、有所触、有所戒”,力戒表面文章,不触实际,“雨过地皮湿”。一要形成常态化。不搞突击,也不搞“一阵风”,要利用谈话手段“廉风”常吹。形成常态,可按年度、季度或月份制定谈话安排表,明确谈话对象和重点内容,列出初步的谈话清单,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要保证全面性。掌握了解被谈单位及对象履行“两个责任”情况,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落实“一岗双责”情况,从队伍建设、工作实绩、作风纪律、民意评价等方面综合了解干部廉政情况,坚持“横纵对比”算好工作账,细察严管算好“廉洁”帐,做到褒有章、贬有据。三要增强针对性。要善于“查人、知人”,摸清谈话对象的性格特点、讲究“细线条”,不能“凭想象、靠估计”。坚持点对点,指出问题不能“千篇一律”,“心软话柔”,更不能“例行公事”、“点到为止”走过场。要通过谈话有触动、有震动,既体现党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严格要求,又体现关爱党员干部的良苦用心。
三、任前谈话有“锐度”。对新任领导干部,要抓好预防,关口前移,上好“开门第一课”,以严管厚爱为抓手,开展廉政教育。在开展任前谈话中,要严明党纪法度,坚持问题导向,力求被谈对象在思想绷紧纪律弦,自觉把个人言行纳入“制度笼子”。以“剥洋葱”的方式剖析问题。要敢于“揭盖子”,有什么问题就指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摆什么问题。敢于打掉干部心底的“小算盘”,捅破“窗户纸”,触及问题里层,剖析问题根源。以“梳辫子”的方式发现问题。“松是害,严是爱”。谈话人要用心问、细心察,从问题和细节入手“揪出线头”,梳理出干部存在的问题清单,“当面锣、对面鼓”地进行指正。以“开药方”的方式制定措施。对干部廉政纪律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要开出“处方药”,亮出“警告牌”。对工作疏漏之处帮助“打补丁”,对有思想包袱的违纪干部解开“小疙瘩”,对骄傲自满的及时“泼冷水”,对状态不佳的及时“扬鞭子”,讲清政策规定,划清纪律底线。
四、提醒谈话有“硬度”。对于有问题反映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运用谈话提醒利器,亮明纪律的“锋芒和硬度”。要从谈话中了解核实,提醒教育,督促整改。从日常工作中观查整改。关注干部的日常生活,核实群众反映的有关情况,查看干部是否有整改行动和实际效果,避免“谈话热、整改冷”。防止“旧性难改”、“旧伤复发”。从群众口碑中核查表现。建立整改评价的“回音壁”,多听取群众、党员的反馈意见。对整改不力、群众意见仍然较大的,要敲响警钟;对不以为然甚至消极抵触的,要再约谈警示、直至组织处理。从综合评价中盘查效果。对“不收手、不知止”的违纪干部,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工作推不动、问题改不动、工作落不实的,要及时函询诫勉,促进干部走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舒适圈”。
五、警示谈话有“烈度”。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不落实,队伍管理严重失职、本部门违纪党员、违纪行为多发、频发,党员干部严重违纪的要开动“警报器”、开启“闪光灯”,进行约谈警示,做到“不敢违、不再违”,充分发挥约谈警示利器,形成有效震慑。 (作者系临澧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湖南省临澧县纪委 杜权华
联系电话: 0736---555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