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中:清廉学校建设下小微权力这样运行
教育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今年以来,常德市七中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重要目标,全力推进“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一直以来,小微权利监督都是基层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廉政风险的源头。规范校级小微权力运行有助于提升群众正风反腐获得感。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常德市七中持续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制定出台了《清廉学校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理权亮权、督权限权、治权规权等方式,不断探索校级小微权力监督新路径,从严织密监督网,真正把校级小微权力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
一张评选清单 三方监督出实效
日前,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常德市第七中学160名艺考生的异地强化培训也进行了4月有余。这项涉及学校、家庭、培训机构三方的艺术高考之路,在家长们的一片肯定声中不断向前推进。
事实上,早在五月中旬,学校就成立了艺考生选点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校长牵头,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纪委书记、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专业老师等组成。汇集多方力量对培训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谈价等,最终确定最理想的培训点。
“我们有一张评选清单,涉及教学、师资、成绩、环境等各个方面,逐一打分,最终综合选定分值最高者,进入谈价环节。”参与选评的科任老师张老师介绍。
“作为艺考生家长,我很关心孩子强化培训阶段的学校选择、教育收费等问题,现在,我作为家长代表现场勘察,参与谈价,对学校的整个选点过程进行监督,学校对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孩子的学习情况,收取的每一笔费用我都一清二楚,心里是很踏实的。”艺考生家长代表陈女士对全新的专业培训选校方式很是满意。
艺考生培训在以往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正式被提上标准化、规范化议程后,学校针对艺考培训制定出相关考核标准,并通过清单化监督,进一步规范微小权力运行。现在,不仅教育有保障,收费更规范,家长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在一纸清单中得以升华。
一条退费通知 全程透明显温情
“真给我们退钱了!”高中部陈同学拿着退回来的住宿费喜笑颜开。
疫情期间,该校发布的一条关于寄宿费退减的相关通知,现场办公退返寄宿学生网课期间的相关费用,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为了返还因疫情原因未能住校的住宿费用,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住宿时间,科学计算,合理清退。校党委、纪委召为此开了一次专题会议,决定退费标准,并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进行讨论,规定严格依据实际住宿时间收取住宿费用。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退费在学校纪检全程督导下进行。高中部学生每学期收取寄宿费200元,初中部学生每学期收取寄宿费80元。按照高中部退返标准80元/人,初中部32元/人。共退返了118名寄宿学生网课期间两个月的住宿费共计9392元。
权力晒在阳光下,群众才能更安心。权利运行在监督下,再小也能带来“大民生”。
一项权利收编 环境清爽菜色新
学校食堂管理作为小微权利中可能存在多风险点的领域,也在这两年内得到根本性规范,在学生中形成了很好的评价。在2019年以前,学校食堂是由外部机构托管,管理上存在一些管不到、看不见的问题。2022年,为了真正让全校师生在校内就餐有幸福感、获得感,确保卫生、健康,学校决定收回食堂。食堂经营严格落实零利润标准,收归后由总务科规范统一管理,并成立采购小组,定期征求学生意见,班子成员参与配餐。
“猪肉一定要确保是新鲜的,蔬菜尽量选择当季的。”10月20日一早,学校总务科科长聂侃辉就和副科长李冬初一同对食堂食材和卫生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这也是两人每天的工作日常。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用餐的卫生,每天上午,当天采购的食材都会有专人“过目”。
为做实小微权利监督,该校纪委围绕“重大决策、学校管理服务、教师管理服务、学生管理服务”等重点内容,全面推行包含校级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学校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并按照“一件事一流程”的要求,逐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将校级小微权力边界理顺并公开。为了创新监督模式、延伸监督触角,学校采取“学校+家长+学生”的“三角形”监督模式,完善校级小微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并针对不同事项实行全过程监督,把小微权力的运行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常德市第七中学 王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