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善用“互联网+”提升巡察质效
“截至目前,我办巡察档案信息化录入工作已完成第十轮7家单位的录入,共包含综合档案卷、问题档案卷、线索档案卷等资料16本2000多页内容,下一步将探索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录入工作,初步建立巡察档案电子系统。”8月16日,在巡察工作周例会上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津市巡察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津市市委巡察办不断探索总结“互联网+巡察”的工作方法,以落实省委巡视指导督导组反馈意见的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巡察工作中的作用,助力巡察工作开展,让巡察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坚持问题导向,开启巡察“探照灯”。每轮巡察工作开展前,市委巡察办都充分利用廉洁津市网、津市巡察微信公众号、网格化管理工作群等渠道发布巡察公告、巡察动态、巡察信访反映渠道等内容,提高巡察知晓率,拓宽巡察信息收集渠道,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巡察。截至目前,津市市委开展的10轮覆盖91家市直单位76个村居的巡察公告均通过网络同步发布,网上宣传巡察工作80余次,不断扩大了巡察工作的宣传面和影响力。
完善学习平台,打造巡察“尖兵队”。为推动巡察交流线上线下相结合,每轮巡察都组建巡察联络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阶段工作提示、各类学习资料,进一步提升巡察业务能力;研究创建了津市纪检干部e课堂APP,发布政策法规、案例解读、廉政小故事等内容,通过答题积分制,激发巡察干部学习热情;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通过巡察“云课堂”,采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在线直播,目前共开展了2次云课堂,达到防疫不松懈,学习不停滞的目的。
探索档案管理,提升巡察“数字化”。从第十轮巡察开始,要求市委巡察组同步收集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巡察移交、立行立改等环节相关资料,在将巡察资料装订成册的同时,根据轮次、组别、巡察对象进行档案信息化录入,达到巡察资料规范留存、巡察信息快查共享、巡察档案高效利用等目标。目前,完成了10轮常规巡察、2轮专项巡察档案纸质档立卷归档工作和第十轮巡察的电子档档案录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落实保密规定的基础上,完善‘互联网+巡察’的工作模式,不断推动我市巡察工作规范化、信息化进程。”津市市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津市市委巡察办 汪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