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监督上“云” 无微不“治”
连日来,澧县复兴镇大美新村公示栏前,一份村干部违纪通报引起群众热议。原来,县纪委监委通过“澧州智慧监督云”平台,发现该村会计陈某违规申报套取生态林补贴1240元挪作他用。目前,陈某已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澧州智慧监督云”是近年来澧县纪委监委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数据赋能监督职能,集党员干部廉政档案管理、民生资金监督、工程项目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收集了全县41842名党员和11484名监察对象的基础信息及财政、民政等数十个部门单位的相关数据。
大数据“碰撞”犹如‘千里眼’、‘顺风耳’,让民生资金、工程项目、廉政档案与后台12大模块基础数据一一比对,让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工程转包、重复申报等一下子现了原形。今年6月底,该监督模式被新华社发布的中英文智库报告《人民标尺》予以推广。“一笔10万元的‘油菜种植肥料补贴’怎么汇入村主任个人账户?”2018年7月,“澧州智慧监督云”民生资金与廉政档案模块数据“碰撞”时,该笔资金发放的信息被亮起“红灯”。县纪委监委循着这一疑似线索,核实码头铺镇洞市村竟虚列384户农户资料,套取资金10万元挪作他用。村支部书记程某、村主任高某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相关违纪资金被收缴。
加强基层公职人员的监督,是“澧州智慧监督云”的又一有力武器。“廉政档案”模块设有任职简历、出入国境、负面舆情、立功受奖、问责追究等29个子项,精准为干部廉情“画像”,成了日常监督的“探照灯”,抓早抓小,治‘病’救人,让监督关口不断前移。
针对澧州智慧监督云“碰撞”出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逐一予以交办核实,并对核实情况汇总分析。对问题多发高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牵头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专项监督检查,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监察建议13次,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堵死漏洞,补齐短板。县疾控中心根据县纪委监委的监察建议,迅速整改,扎紧“笼子”,从票据领取、收缴、现金结算等一系列方面从严从细管理。据统计,该县开展各项专项整治31个,各单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奠定了基石。
据统计,监督云平台自2017年4月运行以来,发现各类疑似问题线索11000多条。截至目前,澧县纪检组织清理核实各类违规问题4655条,立案查处467人,收缴违纪资金936万元,澄清不实线索1532条。(澧县纪委监委 万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