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反馈履责清单,做实“一把手”监督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规定,推动形成党组(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同向发力、一体贯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6月16日,市纪委市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驻市商务局纪检监察组对市供销社“一把手”履责情况进行现场反馈。
会议现场
现场反馈会上,市供销社党组成员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驻市商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寿喜对文件进行了解读,明确了核心要义、掌握了科学内涵。第一监督检查室和驻市商务局纪检监察组根据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掌握的活情况,对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戴作凡进行了精准履责情况“画像”并形成《“一把手”履责任情况清单》。清单客观概括市戴作凡同志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情况,指出存在不足,提出了工作建议,第一监督检查室副主任何俊向其“面对面”反馈。
戴作凡表示,履责清单指出的问题客观实在,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现场反馈履责清单体现了市纪委市监委对市供销社的关注关心,是对前一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肯定和鼓舞。下一步将认真全面地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深刻领会精神,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同时全面开展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将进行认真梳理、研究,举一反三,坚决整改到位,切实履行好自己肩上的责任,把中央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现场反馈后,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徐超云指出,一直以来,对“一把手”的监督是监督工作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监督的难题,难主要体现在: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温,同级监督太软、自我监督太虚,联合监督太堵、接受监督意识太弱,外部监督太散、职能监督时间间隔太长等。近期,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对于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党中央对“一把手”严管就是厚爱的思想,体现了信任之中有监督的约束思维,体现了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系统观念。《意见》一是回答了监督的对象。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从抓“关键少数”中突显出来,就抓住了监督的“牛鼻子”,发挥“率”的作用,做到以上管下,一级管一级,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以上促下,一级督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二是回答了监督的内容。文件规定对“一把手”的监督着力点在于五个强化,切入处是七个做到,延伸线在七个点题,实现关口前移,战线延伸。三是回答了监督的方法。对“一把手”监督形成了一套体系、一套组合拳,让领导干部感觉到监督无处不在,自觉接受监督。谨防“一把手”在人前说一套打扮自己,在人后做一套放纵自己,时时刻刻严审视,永不停息去杂质,持续不断强筋骨。四是回答了监督的保障。为了保障监督工作落实不“空转”“悬浮”,对“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和纪检机关提出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追责必查、问责必严、失责必究的硬杠杠。
对“一把手”履责情况进行清单式现场反馈,是实行室组联合监督的一项创新举措,第一、二监督检查室和驻商务局纪检监察组等九个纪检监察组将每半年向监督单位现场反馈一次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给监督工作铸根塑魂。(市纪委监委 何俊 刘德华 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