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三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土壤”
“没想到现在注册登记这么方便,从提出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前后只用了一天时间,连印章都刻制好了免费送,这样的惠企服务真的很暖心!”日前,桃源县纪委监委监督小组在该县政务中心走访时,一位正在市场监管局窗口办事的企业负责人拿到由政府补贴赠送的行政章、财务章后笑着说道。
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着眼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和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立足职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职能,找准“病灶”,精准发力,以铁的纪律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地生效。
化“被动”为“主动”。突出主责主业,积极拓宽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在做实来信、来访等传统举报方式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举报和电话举报等举报平台的应用,及时受理涉及营商环境举报问题。班子成员不定期带头深入企业、乡村走访调研,开展落实惠企政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专项监督检查,了解营商环境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主动收集意见建议。
发“内力”借“外力”。创新监督方式,将营商环境作风建设观察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通过聘请作风建设观察员、发放监督卡、悬挂公示牌,重点观察了解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干部在简政放权、服务企业、政策落实、履职尽责等4个方面情况,定期组织作风建设观察员、企业代表等对涉企重点部门、行政审批行业和窗口单位进行集中民主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为企业发展清障护航。去年以来,通过召开营商环境作风建设座谈会,共收到营商环境作风建设问题7条,均已整改到位。
防“风险”甄“探险”。一方面,该县纪委监委突出对职能部门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建立涉及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和快速处置机制,对涉及官商勾结、为官不为、权力寻租、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的实名举报,优先处置办理。另一方面,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精准监督,有效问责。对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中先行先试失误,在化解企业矛盾纠纷、解决遗留问题中主动担责、积极作为中的无心之过等推动工作大胆探索时发生了失误和偏差的,认真甄别,妥善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同时,对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极少数干部有贪必肃、违纪必究、执纪必严。(桃源县纪委监委 邓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