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学纪一刻钟”入耳又入心
为切实增强全区党员、公职人员的党纪法规意识,今年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工委启动开展了“学纪一刻钟”活动,要求全区各单位纪检组织在召开各种会议前,安排一刻钟时间进行党纪法规知识教育,重点讲好政策宣讲、党纪解读、案例剖析三堂课,坚持“经常性”、突出“时效性”、紧扣“针对性”、注重“灵活性”,确保党纪法规教育鲜活生动、有的放矢、及时经常,党员、公职人员乐意学、学得透、用得上。
及时高效、持之以恒的“学纪一刻钟”
“文明就餐,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哦。”近日党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成了食堂“劝说员”。
8月24日,中纪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强监督执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工作意见》出台的第2天,区党政服务中心就利用“学纪一刻钟”的契机,及时传达了文件精神。为了杜绝餐饮浪费现象,党政服务中心采取了通过温馨提示、按需取餐、适时劝导等方式,不断的强化机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勤俭节约的意识。“以前学党纪法规文件,总要等到开纪检工作例会时才能传达学习,有时都已经过了时效性了,或者工作都已经推动了,我们才开始学习,现在有了‘学纪一刻钟’后,文件传达学习的时效性和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党政服务中心纪检员对这项制度赞不绝口。
“我们平时工作很忙,几乎不会主动学习党纪法规知识。自从‘学纪一刻钟’开展后,街道纪工委在每次开会前总会为我们选取身边人身边事的案件,利用会前一刻钟通报,婆婆嘴常说常念,一个月会学两三次。”樟木桥街道党员张某感叹道,“学纪一刻钟”及时、经常地将党纪法规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党员、公职人员的心里,逐渐积聚起正风反腐的大能量。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学纪一刻钟”
“谢书记,真的太感谢你了,你今天学习的党纪条规太及时了。”
“以前我对某些纪律规定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那都是领导干部的事,跟我们这些人特别是无职党员没有什么关系,打打擦边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村有个党员的独生子结婚的时候,准备大操大办,请帖都发出去了,也给我发了请帖。今天在‘学纪一刻钟’中再次学习了关于党员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案例。我现在马上回去进行劝阻,精简婚宴规模。”石门桥镇某村党支部书记会后对谢书记急切的说道。
在全区,诸如此类的具有针对性的“学纪一刻钟”还有很多。如樟木桥街道工作人员因加班较多,工作人员有想发加班费的苗头,纪工委及时组织学习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中秋国庆前,区财政金融中心组织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划纪律红线;区党政服务中心因公车管理使用风险点较多,集中学习了《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各单位都会围绕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点、节假日“节点”、最新政策文件精神,精心选取干部最想学的、用的最多、最容易忽略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开讲,学习内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党员公职人员纷纷表示:“这样针对性强、接地气的课可以再多上点。”
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纪一刻钟”
“来,来,大家都坐过来,一刻钟时间跟大家一起学习几条纪律规定。
“我们不能利用手中权限打招呼、批条子或者在招标文件、合同中要求采购方、服务购买方,购买指定的产品和服务......”
原来,区项目推进中心把“学纪一刻钟”课堂搬到了项目现场,在南区加压泵站工地学起了省纪委出台的《严禁违规插手干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九不准”规定》。在项目推进中心,像这样不限地点、不限场合、不限人次的“学纪一刻钟”还有很多,有时是在拆迁现场、有时是在建设工地,有时5个人,有时8个人。区项目推进中心纪检员热情洋溢地说道:“我们中心因办公地点分散、工作人员多在办公室外开展工作,难以聚集起来开会,这样的学习模式很灵活,不拘泥于地点、场合、人次,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学,不会因为工作耽误了党纪法规的学习,我们在项目现场学,把单向宣传教育变为了双向交流,印象更深刻、学习效果更好。”
为确保活动落地生根、成为常态,区纪工委监工委将“学纪一刻钟”活动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考核范围,对全区各单位不定时间、不打招呼,通过查看台账、谈话了解等形式,认真监督检查各单位活动开展时间、学习主题、参加人员等情况,推动各单位做足党纪教育“功课”。
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学纪一刻钟”活动百余场次,参加党员干部、公职人员1500人次。通过“学纪一刻钟”活动,党员干部对党纪法规知识学得更深、悟得更透,纪律规矩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经开区纪工委监工委 高凡 张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