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市纪委>详细内容

市纪委

津市:“四个一”精准护航禁捕退捕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来,津市市纪委监委紧盯主体责任落实、渔民身份识别、行政执法监管、政策保障落实等具体环节,聚焦主责主业,确保禁捕退捕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高位推动,构建“一盘棋”。津市市委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的禁捕退捕领导小组,出台《津市市禁捕退捕工作方案》。市党政“一把手”压实政治责任,坚持靠前指挥、一线调度,市委书记多次实地调研,并先后10次召开专题会议,14个重点成员单位向市委政府递交禁捕退捕责任状。市长多次亲自调度、一线指挥的同时,先后3次专程赴省市汇报。制定《关于渔民退捕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四包一”责任包保制度。津市市纪委监委督促各镇(街)纪(工)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盯上级关于禁捕退捕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突出对各党委(党组)履行禁捕退捕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全市各部门密切配合,禁捕退捕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精准监督,织密“一张网”。 围绕中央、省、常德市督导交办问题,津市市纪委监委通过推行“1+3”联合监督机制开展专项督查;重点针对渔民身份识别、专项资金使用、政策落实、问题整改等具体环节,列出督查清单,开展常态化检查;结合“两拆两退”专项巡察整改将禁捕退捕工作纳入巡察监督范围。通过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管理单位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逐步形成禁捕退捕工作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确保禁捕退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共召开专项调度会6次,开展明查暗访13次,配合常德市纪委监委开展现场督导1次,先后3次下到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市公安局等6家责任单位开展督查,“点对点”进行工作提示,查阅资料1300余份,抽查了1镇2街渔民身份识别信息,重点对“禁捕退捕”专项资金进行核实抽查。

强化联动,筑牢“一堵墙”。津市市纪委监委与全市各镇街、高新区及相关职能单位建立“禁捕退捕”专项行动联动机制,合力促进禁捕退捕工作落实。督促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建立“六比对”“三公示”“一确认”工作机制,开展渔民身份精准识别和7次“回头看”,最终确定全市专业渔民93户179人,其他持证渔民146户256人,确保了禁捕退捕工作底数清、情况明。督促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专项检查196次,联合执法80次,查办违法违规案件9起13人,责令资源补偿4起,追究刑事责任12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6份,回收处置“三无”船舶648艘。督促退捕政策保障落实,全市退捕渔民240户616人及渔民436人,全部完成了社保参保信息登记,社保缴费已补助到位,累计发放培训补贴5365元,为94户179名专业渔民发放7至9月份过渡期生活补助10余万元。

严肃问责,绷紧“一根弦”。津市市纪委监委网站同步公布4种信访举报渠道,通过健全“信、访、网、电”举报平台,全面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重点受理党员干部参与非法捕捞销售、违规使用禁渔退捕资金、漠视侵害渔民利益等方面问题的检举控告,对经查核实的问题依纪依法处理,严肃追责问责、通报曝光。聚焦省、市督查交办问题,尤其针对“在澧水流域涔河发现大量地笼,澧水小渡口流域还发现了迷魂阵”整改不彻底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建立督促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逐一销号,抓实抓细问题整改。今年来,津市市纪委监委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分管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市级领导送达了《重点工作提示函》,对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水产事物中心2家单位分别下达《重点工作提示函》,提出意见建议32条,开展提醒谈话11次16人,约谈1次1人,查处禁捕退捕工作中履职不力的相关责任人1件1人,给予组织处理1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监督再监督,加大‘回查回访’和典型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以铁的纪律确保禁捕退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津市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津市纪委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