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耄耋老人的“家风三宝”
“身为离休干部,您对党忠诚、不忘党恩;您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您乐观豁达、充满激情;您克己救困,大爱无言;您用满身正能量,带动和影响身边每一个人。”这是常德市“最美老干部”评选组委会对这位耄耋老人—卢家玉同志的颁奖词。
卢家玉,是常德市商务局退管处离休干部。1928年7月出生,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0年10月被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委评为“三好老干部”,2018年被常德市委老干局评为“阳光之星”。
卢家玉同志是先进典型,也是优秀共产党员,更是家风传承的楷模。感恩、节俭、清廉—便是这位耄耋老人的“家风三宝”。
感恩是藏于心底的承诺。
感恩是永恒的主题,百善孝为先,卢家玉就是这样一位把感恩在首、孝字当先的好女儿。她母亲去世后,葬于老家石门县皂市镇大山上,由于山路崎岖,汽车无法直达,要想上山必须靠步行。她几十年如一日,无论身体状态好坏,每年都会爬上山祭拜母亲。她常常对家人说到:“只要我还活着,我每年都要去看看母亲,陪她说说话,给她磕个头。”每年回石门老家省亲,她都要把同村年满60岁的老人接到一起团圆,一起拉拉家常,孝敬村里的老人们,感恩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她还经常对子女说:“是党把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是党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党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2018年6月,卢家玉同志在常德市商务局退管处组织“七一”表彰座谈会上现场交纳1万元党费,以表达对党的恩情。她就是这样用一言一行教导子女,影响周围的人对党忠诚,听党的话,不忘初心,牢记党恩。。
节俭是融入血液的习惯。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在卢家玉同志身上体现最为明显。她对自己节省,吃住都很简朴,从不铺张浪费,脚上一直只穿12元一双的布鞋。鼎城区桥南市场,在常德人心中总被冠以便宜物品集散地,而她在心脏安装起搏器之前,每年都要骑自行车往返数次,购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安装起搏器之后,就改换乘坐公交车往返。她还时不时常常告诉子女:“我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不重要,把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才有意义,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卢家玉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5年起,她每年给自己扶持的石门的贫困大学生每人捐助500元;2009年得知市委机关扫地的聋哑清洁女工的儿子考上大学,她主动前往祝贺并捐赠300元。她满怀深情地说:这点钱虽是杯水车薪,但是希望鼓励穷人家的孩子发奋读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得知石门县成立慈善会,她叮嘱老伴捐赠500元。2008年发生低温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她先后三次捐款1000元。2017年8月,90岁高龄的卢家玉同志又捐献了10000元助学金,分别捐助给了商务系统4名困难老干部孙辈及1名退管处“双联”单位困难职工子女。她说:以前自己读书困难,现在我的条件好了,希望祖国的下一代能受到好的教育,只是尽我一点微薄之力帮助他们。
清廉是深入骨髓的需要。
清正廉洁,言传身教践行家风 。卢家玉对自己子女要求非常严格,总是叮嘱孩子们要清廉。她的儿女都是国家机关干部,外孙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官,孙女是一名研究生,并被学校交流到国外留学。她的家人说:老人家言传身教,教导我们做清廉的人、有文化的人、有贡献的人,用实际行动传承良好家风。卢老在家中开过最多的会是“廉政会”。为子女们念“紧箍咒”、筑“廉心墙”,他言传身教来教导大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己从农村走出来的,一步一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一辈子吃了很多苦,所以懂得不要贪图享受,应该乐于奉献”,卢老用亲身体会帮助子女固守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卢老在家中说过最多的话是“清正廉洁”,经常向子女们提出要求:在思想作风上要不忘初心、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在利益上要守住底线。卢家玉同志还在家经常告诫儿孙们:“你们都是党员,你们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经常性学习,只有学好了,党性修养水平才能上去,才能更好的去践行党员承诺践诺。”
这就是卢家玉,一个耄耋老人的家风故事。(常德市商务局退管处 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