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 写给爹的第二封信
爹:
最近身体好吗?想到给您写信,童年往事又一一涌现脑海。有些事情令我忍俊不禁;有些事情令我后悔莫及;有些事情令我羞愧难当。
还记得三十年前,我给您写过的第一封信吗?
三十年前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时农村出生的娃大多不用叫父亲为爹爹,开始叫爸爸了。我出生就叫您爹爹。
记事以来,我就觉察出叫爸爸和叫爹爹的不同。人多的地方,我总是快速而小声地叫声“爹爹”,然后再大声开始说事。小学那会,身边响起的那声清脆、响亮的“爸爸”,让我羡慕和期待。当自己的堂哥堂姐改口叫爸爸时,那种感觉更加强烈。小学二年级,我终于鼓足勇气给您写了第一封信。简短的内容我仍记忆犹新:爹爹,我感觉叫爹爹好丑,以后叫您爸爸,好吗?信是请堂哥转给您的。我不知道您当时看信之后会怎么想,会怎么做。等待的时刻,我矛盾极了,既希望您看,又不希望您看。直到您拿着那封信走到我跟前,神情中流露出几分慌乱无措。我见后脸刷地就红了,低着头不敢看您,尴尬得想钻进地缝。您轻拍我的肩膀,试图拂去我内心的不安。您弯下身子在我耳边小声说道,你叫我什么都可以。随后,您就走开了。我的头一直低着,心里早已欢心雀跃起来。
只是后来我一直没好意思改口,所以仍就叫您“爹爹”。就像小时候那样,小声叫“爹”,大声说事。直到大学时,我的一位闺蜜同学很小心翼翼地问了句:你爸爸怎么啦?你为什么很少提及你爸爸呀?那一刻,我愣住了……
听姆妈说,我还没出生,两个姐姐很小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实在没办法,姆妈就让您将两个姐姐一担挑到外婆那里,让外婆帮忙照看。那时姨妈家两个表姐也在那,外婆那一下就有四个小孩。姆妈说您疑心外婆偏心,对城里的表姐好一些,于是一咬牙又一担将两个姐姐挑回了家。您不怕累,白天干自己的活,晚上替别人犁地。在日子最苦的时候,您总是像变魔术似的从兜里掏出一串烤熟的豌豆,或煮鸡蛋,或红薯给我们吃。后来改革开放了,姆妈挑着自家瓜果蔬菜去县城里做起来小买卖,整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家里的温饱问题终于改善了。饭桌上慢慢有了肉吃,只是您为了节约,买回家的都是五花肉。您说,买五花肉最划算,既能吃到猪肉,还能煎出多的猪油留着炒菜炒饭。吃饭时,您首先将那些五花肉肥肉咬下,余下来的瘦肉就放到我们三姐妹碗里。直到现在,您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小时候,我很调皮,也非常倔强。有次跟小朋友吵架,骂了对方。姆妈回家得知后,气得举根细竹条,非要我向她认错。我不从,姆妈就是一顿暴打。您站在旁边急得直跺脚,一再要我向姆妈认错。看我们母女俩一直僵持着,您最终还是硬拽着我走开了。过后,您说骂人不对。
读初中时,一直穿姐姐旧衣服的我开始羡慕起身边穿新衣服,穿漂亮衣服的女同学。于是,利用一个周末,我竟然凭着自己模糊的记忆去市里找你们。因为提前下车,我没找到你们。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几经周折找到了。当时,您和姆妈都吓哭了。姆妈一个劲地斥责我。您在旁边唉声叹气,默默地抹着眼泪。
爹,很对不起,想到以前对您的种种漠视,我感到无比愧疚。多年后的我在为人妻、为人母之后,才真正体会到您和姆妈的不容易,和你们眼里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也更加懂得了您对我无限的宽容。最亲的人才伤人最深。人往往在最亲的人面前,不能很好地表白自己。所以,爹,这么多年来,我给您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和痛苦啊。爹,请您原谅。虽然我知道您从来不曾怪罪我。您只会自责,内心升起莫名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无法言说,更无法释怀。啊,多么痛苦的折磨啊!爹,您的女儿犯下了多么深重的罪过啊!
爹,您总是说您没为这个家做什么贡献。爹,您做的贡献还少吗?就是现在70多岁的您,还在为这个家发挥余热啊。
现在的您一改往日的少言寡语,变得琐碎啰嗦。
“人命关天的事,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
“病人都可怜,尤其农村来的,能多照顾就多照顾。”
“做事别计较,多做少说。”
“吃东西别随便应付,注意营养!”
……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姆妈气鼓鼓地打来电话,指责您老了老了,开始不听话了,也还偷起懒来了。原来姆妈是想把老家房子翻修一下,和您商量,您就是不同意。姆妈说儿女们都成了家。外甥们也都大了。再过几年,大外甥们也该找男女朋友了。家里太小太乱,不方便。姆妈说,趁两个人身体还硬朗,想把家里弄得方便、舒适点。我们都很诧异,温顺了一辈子的您,老了居然还硬气了一把。我们马上进行电话调解。您说大姐大姐夫在广州创业不容易,凡豪又在备战高考,时间太紧迫。二姐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照看,又要忙于生意。我呢,在医院工作忙,还得管壮壮,一年四季就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翻修房子是件大事,势必会让儿女们操心,让儿女们分心总归不好。最后您还是顺从了姆妈,因为你们二老都不让儿女插手。动工前,您自豪地说,你们平常给的钱我们都没花,再加上以前的一点积蓄,翻修开销没问题。于是,您和姆妈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终于扩建维修了。
动工两个月了,电话里,您和姆妈从来不讲困难,总是说自己没做什么事,都是施工队在做,让我们尽管放心。我和二姐每周末回去的时候,您不是挑水泥,就是扛砖头。太阳底下的您更黑更瘦,背更驼,腰更弯了。姆妈拖着患有关节炎的腿,跟在您后面铲沙垒砖……
一晃,您老就70多岁了。
还记得去年,为了好好庆祝您的70大寿,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出谋划策:老两口国内游,或国外游,或者全家总动员陪着一起游。姆妈爽快地答应了,轮到您接电话,“哦”了半天就是不表态,实在没办法就说随你们吧。弄得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电话商议时,您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您说哪里都没有家里好,出去还得浪费钱。最后,您为了不影响家里人的学习和工作,提前一个多月在国庆节过了生日。
生日那天,家里大大小小都到了。您和姆妈忙上忙下,我们喜欢吃的零食和水果堆满了桌子。我们都争着想上去帮一把,您却嚷嚷着,别添乱、别添乱,你们帮不上什么忙,去玩吧。就连姆妈叫我们拿碗摆筷子您都不让。看着头发花白,消瘦驼背的您,女儿心里泛起一阵阵心酸。您看着我们闹腾,眉眼含笑,眼角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黝黑的脸上神采奕奕,眼神里满是慈爱,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
爹,您千万别说您为我们付出得少了!这个家里,姆妈是墙壁,撑起了这个家。您是屋顶,为我们遮风挡雨。正是您坚韧、顽强地抗击风雨,我们这个家才如此温暖、舒适!
爹,您和姆妈现在该歇息了。您放心,您的儿女们也同样会为你们和自己的儿女撑起一片天地!
祝您和姆妈:万寿无疆!
女儿:卉佳
2018年5月31日
(一医院 张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