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市纪委>详细内容

市纪委

家书 | 春天里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老爸:

春天又来了,很久不见了。每年的今天,会给您写信,也只能写信了。

小时候,总以为时间很长,人会活很久。您的口头禅虽然是“人死如灯灭”,却很注意保养。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会说:人老了,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做父母的能做的。所以,积极地锻炼身体。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问您怎么样,您总是笑哈哈地说:老爸当然硬朗着呢。

那个时候,我辞掉安稳的工作,在外地读博。记得一个小学同学回老家看见您,还给我发信息说:你爸的气色特别好,还是显得那么年轻。是的啊,在同龄人里,您总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我知道,您显得年轻的秘密,不过因为您从不跟人计较,心地单纯。

当年为小学老师统计工龄的时候,因为档案建设不够齐全,很多老师会把工龄多报一点,可是只有您实实在在是多少就报多少。有的同事说您傻,老妈也总拿这样的事情说您傻,您总是笑笑说:有什么关系,干嘛说谎。

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偏僻的小学,没有人愿意去教书,您却主动提出要过去,老妈知道后气得和您吵了很久。我也跟着过去读书,您上课的时候很严厉,我因为背不好九九乘法表,也挨过打手心的惩罚。在那个相对偏僻的山村里,很多小孩都不在意学习好坏,可是您却严格地要求我们,经常跟我们说:你们得考上大学,才能有出息。我便是在那个时候埋下一定考上大学的想法。

课下,您却是和蔼的。夏天,我们一群孩子在河里游泳,游着玩耍着忘记了时间,您站在岸边高处的路上,冲着我们大声喊:孩儿们,回来上课了!像孙悟空招呼自己花果洞的小伙伴,从不因为我们的淘气而生气。

最有意思的事情便是,您会在语文课上,给我们讲故事,并不只按照课本去讲述。我听着听着,听得多了,也慢慢喜欢讲故事,经常会给周围的小伙伴讲。后来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写得不错。

老爸,此刻想来,您作为父亲,用一种包容的态度给了我和小伙伴有趣的童年。等到我考大学的时候,报考专业,您的意见是让我报医学,觉得医生可以救死扶伤,作为职业也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我一心喜欢文学,背着您报考了中文专业。毕业后当了几年高中老师,觉得依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继续辞职读研读博。

很多人都反对我的选择,觉得好好的工作不干,瞎折腾什么,您却一直支持。再次回到校园读书,我自己格外珍惜。有一次您叮嘱我说学无止境啊,现在有机会深入了要好好做研究,研究出一点特殊的东西来。那一次,我们聊了很久,选择再次读书,我只是想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并没有想到把学术研究做出点什么,可是您说既然开始了,就好好弄,研究透了,弄出点别人没有发现的意义。

意义?价值?那次聊天,您也说起自己以往做的一些事情。我也记得您深谙中医,能把脉看病,每次有人找您看病,您从来都不收钱。也因为这样,很多家里条件不太好的人,口口相传会找您看病。每年,您会自己上山采一些草药,晾干了收起来。有人来看病,有些中药您就直接配了给他们。记得有种治口腔溃疡的药粉,每年您都会做一些。有人需要,就装在小瓶子里给他们,比买的药还管用。

偶尔老妈会抱怨您,给别人做了这么好事,有什么用。您总笑着说:老伴,没有什么用,不过闲着不也闲着。

读博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您。尤其那次电话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在同事和老妈嘴里傻傻的老爸,也是有想法的。记得那次您还跟我说:我这辈子,能力有限。没有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能不能做更多?

所以,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很多人会糊弄一下,可是我从头至尾,认认真真搜集资料,绞尽脑汁思考问题,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研究课题。博士毕业那年的春天,您却突然病倒,两三个月的时间,有一天突然就走了……

几年前的今天,您走了。现在,我当大学老师已经接近三年。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我也常常会想起您跟我说过的关于意义的话。所以,除了本职工作,传道授业,我也会像您一样去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傻事,比如开创了若水吟诵国学社,尽量抽空给学生们讲讲国学。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默默的香气,只有懂得的人才理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的坚守,也只有懂得的人才认可。我知道,我写的这封信,您依然看不到了,也不会给我回信的。可是,每年的今天,您离开的日子,我依然想和您唠叨几句。

您不在了。我曾一度悲伤难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和您一起做,比如约好一起登泰山;我也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话没有和您说,记得在医院看护您的一个晚上,您从黑暗里伸过来一只手,握紧我,什么都没有说。那温暖有力的感觉依然留在我的手心里。时光终于让我的悲伤慢慢淡了一点,现在,我会偶尔想起您跟我说过的一些话,始终觉得您还在,在我心里活着,陪着我走得更远。

春天又来了,以前我们曾在春天里,去采草药,去采山茶,去采野菜,您现在还好吗?我想起您爽朗的笑声:老爸当然硬朗着呢。春风很柔,阳光很暖,我很想念……

女儿:小菊

2018年4月16日敬上

 

(作者系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讲师 马连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