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市纪委>详细内容

市纪委

通报之后回头看 | 过去违规赈酒,今天带头抵制的村支书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这下好了,村里83个留守儿童节假日有了好去处,解决了60多户学龄孩子节假日无人看管的问题,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安心、省心了”。近日,看到村中一群孩子认真阅读、欢快嬉戏的场景,群众纷纷称赞临澧县修梅镇赵家巷村在村部新建的“留守儿童之家”。这得益于年过半百的村支部书记叶元珍。


留守儿童之家

据修梅镇纪委工作人员介绍,这位叶书记2015年因为操办孩子结婚事宜,违反党员干部“赈酒”规定,在2016年1月28日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受处分后,好些家人和亲朋好友都为她打抱不平:元珍为村里做了那么多好事、善事,可为了一个小小的赈酒而受到处分真不应该。

叶元珍受到处分后,起初心里也有些想法,三天闭门不出,学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反思。之后不久,叶元珍放下思想包袱,凡来家安慰她的人她都耐心地解释:“功是功,过是过,我是村支部书记,为村里做那些事是我的本份、我的职责,本应带头遵章守纪,可我却违规赈酒,违了纪犯了错就应该处罚。‘严是爱,宽是害’,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锲而不舍,组织上的处理是正确的。”

她告诉家人和乡亲们:在农村违规赈酒风成了恶习,少数党员借机敛财也败坏社会风气,是乡村党支部致命的“污染源”。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再不要出现违规赈酒的案例了。

为狠刹违规赈酒风,叶元珍亲自起草了《修梅镇赵家巷村党支部抵制违规赈酒管理实施细则21条》并下发各村民手中予以监督。截至目前,叶元珍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共制止了该村30多起党员违规赈酒之风,为全村乃至全县树起了风清气正的榜样。

这三年来,叶元珍还四处筹措近200万元进行村部、文化活动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解决包括86名留守儿童在内的200多名孩子的周六周日教育看管问题。同时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向外筹谋资金30万元,整修堰塘10多口。

“叶书记受过党纪处分后,不压头,不泄气,做事仍然风风火火,带领大家修公路、筑堰塘、发展葡萄产业……目前,修梅镇的名牌‘赵家红提’已经扩展到 1100多亩,种植户户平增收3800多元。三年时间不到,村庄变了样。每到节假日,村部新建的‘留守儿童之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爱心妈妈’。”赵家巷村群众王一成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

“在临澧县,像叶元珍这样受过处分的党员仍然奋进的例子不在少数。”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临澧县针对受过处分的党员的工作思想状态,为他们‘减包袱、输能量’,让他们在跌倒后爬起。县纪委监委采取回访激励的方式用心感化,激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其具体做法是:通过“三听三访三比”,即“听本人想法,访思想动向,比心态;听支部意见,访现实表现,比状态;听群众反映,访工作实绩,比贡献”,对每名违纪党员进行“问诊把脉”。同时,以关爱、激励的态度对待每位违纪党员,为他们鼓信心、添能量、增勇气,使他们备感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催生奋发跃升的动力。“组织上没有另眼看待我们,还如实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关怀包容,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受过处分的临澧县烽火乡观音庵社区党员刘宪波激动地说。

在该县通报的48名受过处分的农村党员中,有8名村支委成员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12名党员正成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头雁”。(临澧县纪委监委 章剑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