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市纪委>详细内容

市纪委

清风文苑 | “小事情”赢得“大信任”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晚上8点,从贫困户李大娘家出来,田兴骑着摩托车准备回村里安排的住处。

田兴是长福村的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今年4月份刚刚上任。前一任书记因为作风不实问题被撤职了。前车之鉴,警钟在耳。田兴从上任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心尽力,啃下长福村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从4月份起,他已经陆续走访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了解了基本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明显有一种感觉:群众对他并不信任,可以说有点排斥。无法获得信任就无法顺利开展工作,这事一定要解决,他这些日子正苦于突破。

天已经完全黑了,乡间的晚上虫鸣一片,清风凉凉,好不惬意。田兴赶着回去整理资料,无心体会这样的舒适,摩托车在小路上发出“突突”的轰鸣声。

路过村口一间孤立的小屋时,隐约看见门口似乎坐着一个老人。田兴觉着奇怪,村口这个房子他之前就注意到了,房子太破,本来以为没人住,现在乌漆嘛黑的坐了个人,他起了过去聊聊的念头。

 “伯伯,您这不开灯坐外面乘凉呀?”田兴走近问到。

“我灯坏了,屋里闷得慌。”原来如此。

“家里其他人呢?怎么不修一修?”田兴随口说道,递给大爷一瓶矿泉水。

“都出门了,就我一个,我年纪大了,不会修。”

“这样啊,我帮您看看。这里有工具没?”

“只有剪刀,其他没有。”

“那行,您老等我一会。我回去拿工具。我就住在前面村委会旁边。”

田兴匆匆赶回去,从借住的村民家拿了钳子、扳手、胶布等工具,又去小卖部买了电灯泡,这才急匆匆赶回来。

经过一番检查,不是灯坏了,而是整个线路因为老化而故障了。

“伯伯,您这不是灯泡坏了,是整个线路有问题。”田兴边接线边说道。

“线坏了?我说怎么几天灯都是坏的。”

“几天?您怎么不找别人修呢?没电很不方便的。”

“我平时就晚上用用灯,其他时候都不用电。夏天凉快,外面坐一会就睡了。没多大关系。”大爷倒是很豁达。

“您的子女呢…….”田兴跟老人家拉起了家常。

通过交谈,田兴了解了老人姓龚,今年71岁,虽然生活清贫,但并不是贫困户。子女都在外打工,老伴去世后,自己一个人搬了出来。倒是没什么大病,就是年轻时劳累过度,腿脚不方便。

“子女都不管您吗?”

“没有没有,我的两个孩子都很孝顺。我自己怕给他们添麻烦,再说他们在外辛苦打拼,我不能有点小事就打电话。”

“咳咳…咳”线修好了,灯泡也换好了,田兴从桌子上跳下来,房顶上的灰尘呛了一鼻子。

“龚伯伯,修好了,您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找我。”

“太感谢了。不过我看了半天,你不是我们村的人吧?”

“哎呀,搞了半天忘了给您做自我介绍。我姓田,您可以叫我小田。我是上个月才来咱们村搞扶贫工作的,正在熟悉情况,村里还没走到,所以您还不认识我。”

龚伯看着走远的小田,心里赞到:这小伙子可以!

这日之后,田兴考虑到龚伯伯一个人生活多有不便,便经常过来陪陪他,上街办事时也帮忙买些生活用品。

渐渐地,他发现之前群众不信任的问题减少了。第二遍走访的时候情况大为好转,甚至有群众主动来找他排忧解难。

“你上次帮龚伯修灯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心里觉着你是真正为群众着想,况且你这一个多月来都住在村里,与之前的那位“走读生”不一样,大家这才愿意与你交心。”村书记帮他解了惑。

“修灯是举手之劳,任何人碰到都会去帮忙的,这种小事情怎么会让大家对我改观?”田兴很诧异。

“小事可不小。小事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作风和工作态度。“扶贫”二字,对于扶贫干部来说,不止是工作,而是真正从心里与群众并肩作战,只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走入群众心里。做一个接地气的“村里人”,群众才能信得过,靠得住。”(澧县国资中心  池年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