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捕蝇防腐启示录:群众举报,村支书都不是的“村干部”倒下了!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执纪审查,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党治党好经验、好做法。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常德市纪委、市监委联合常德晚报推出《常德捕蝇防腐启示录》,不断强化全体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今天推出第三期。
尚立鹏怎么也想不到,导致自己落马的仅是7000元“临时拆借”的资金,而这一切又是一封举报信引起。
信访举报村委
危房改造索要“辛苦费”
说到贪,尚立鹏算的上是真正“蝇贪”。他连村支部书记都不是,仅仅是石门县所街乡焦山村的村支委。他2006年入党,担任村支委之前曾在所街乡三门峪村担任过五年的村主任,2007年起到案发,转任焦山村村支委。
2017年4月,石门县纪委收到一封举报称,尚立鹏在焦山村帮助村民唐某甲申请危房改造款后,向唐某甲索要好处费7000元。根据举报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雁过拔毛”式问题线索。石门县纪委立即依照组织程序对尚立鹏立案审查。
同许多的有贪污腐败嫌疑的被审查对象一样,在接受组织审查之初,尚立鹏一口咬定,这7000元只是“临时拆借”资金,不是索要的好处费。
疑似被侵犯人打开突破口
更大的问题浮出水面
由于没有其他在场人证明,这个信访问题一度陷入僵局。
不过,调查人员很快发现,疑似被侵犯人唐某甲的反应有点“反常态”。原来,在山里,7000元对一般的农户来说,并不是小数目。唐某甲在接受调查时,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很不耐烦,“你们调查完了,我就去放羊了。”在种种“反常态”的举动中,调查人员隐隐的感觉,这笔危房改造款的来源有问题。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深入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唐某甲并不是2016年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被补助的是他的父亲唐某乙,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却打入了唐某甲的粮食直补卡里。唐某乙是焦山村的低保户,而唐某甲并不是。按照当年的危房改造补贴政策,一般贫困户建房经村里民主评议只可以享受15000元至20000元的补助,但是特殊贫困户(包含低保、五保、建档立卡户)最高能享受350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
由此可见,唐某甲在申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时存在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不仅如此,调查人员还发现,尚立鹏借钱的同一时期,其银行账户上有近7万元的存款,并且没有大笔支出的现象,尚立鹏并无借钱的理由,他自己所说的7000元属于临时拆借资金的理由在逻辑上欠缺条件。
事情或许到此就有了一定的结果。然而,就在此时,查账的调查人员还意外的发现,在2016年5月至9月期间,尚立鹏的账户里先后收到了多笔乡经管站转来的合计18万多元钱,顺着银行账户上的18万多元这一线索,尚立鹏更大的问题浮出水面……
染指拆迁补偿款
“蝇贪”被开除党籍
原来,在2016年石门县修建太柳公路,涉及到所街乡5个村的征地补偿,焦山村就在其中。
征拆期间,所街乡政府为加快公路建设进度,将存在争议或暂未确定户主的征地补偿款,按照实际测量面积直接打卡给了村干部,由村干部与农户协调处理好补偿事宜,村干部每处理完一起征地事宜就给相关农户拨付补偿款。
然而,这就给了尚立鹏可钻的“漏洞”。他打起了乡政府转的18万的主意。他玩起了“魔术”,要求相关农户来领征地补偿款时须携带土地承包证,然后将承包证上的面积与实际测量面积进行对比,按照“二者就其低”的原则给农户发放征地补偿款。他自己从中赚取差额,将其中的4.3万元据为己有。
事实上,这仅是其“雁过拔毛”若干笔中最大的一笔。据调查,在2015年到2016年7月期间,他先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50652.050元;并在2017年1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5950元,并为其谋取利益。
2017年8月18日,石门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尚立鹏开除党籍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纪检小记
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部门发现问题线索、打击各类腐败问题的重要渠道。
2017年,我市实现实名信访举报办理 “五步工作法”,对于实名信访举报,要严格实行分类甄别、接谈笔录、双向承诺、限期答复、登记备案。该工作方法,同“雁过拔毛”式腐败市县乡三级联查等工作经验一同,在全省纪检检查系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