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区县(市)>详细内容

区县(市)

石门:400亩茶园“活”过来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林场茶园的春茶鲜叶产量有近20000余斤,预计可带动周边200多名农户就业,所辖村(社区 )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林场增收150万元。感谢县委巡察组对我们的帮助。”

近日,石门县委巡察整改督查评估组来到大同山国有林场,副场长胡波庭满脸喜悦地向评估组介绍道。  

在一年前,这片茶园还是一片“失管地”,是什么让400亩茶园恢复了往日生机呢?这还得从十三届县委第三轮巡察说起。

2023年3月,县委第五巡察组对大同山国有林场及所辖村(社区)开展巡察,进驻后发现大同山国有林场于2020年将所属茶园400亩、厂房等资产出租,但因出租公司管理不善,连续三年未对有机茶认证证书进行认证而失效,茶园也疏于培管导致荒芜,面积达49.12亩,国有资产受到严重损失。

巡察组严肃指出林场存在“对出租资产监管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问题。

接到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后,林场党总支主要负责人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向出租公司递交整改督办函无果的情况下,于2023年4月提起诉讼,解除了与该公司的租赁合同,将茶园收回自主经营,并重新获得了基地有机认证许可。

今年来,通过大同山国有林场积极有效的经营管理,林场茶产业已重新发挥经济效益,今年第一批春茶已经上市, “大同春”品牌得以重回市场。

“我们将以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场党总支主要负责人表示。

“开展巡察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问题。针对巡察发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农村‘三资’管理中资产流失、底数不清、管理不善、监督缺位等问题,县委巡察机构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发挥好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同时坚持以巡促改,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同类同改,完善制度机制,全面系统整改,提升巡察整改工作质效。”石门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

目前,十三届县委共完成对51个单位,243个村(社区)的巡察工作,发现并推动解决“三资”管理问题258个,组织处理86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29万元。(石门县委巡察办 高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