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加强末梢监督 助推乡村振兴
“村里的公路没有整修完毕,我们是不会在验收单上签字同意的……”这是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将农村基础设施治理融入到群众监督中,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激发村务监督活力,确保各项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作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武陵区纪委监委持续坚持问题导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等10大类17项具体内容纳入重点监督清单,进一步疏通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和堵点,护航乡村振兴。
据悉,该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心的内容,通过组织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围绕“谁来办、怎么办”等问题,聚焦村务决策、村务公开、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资产资源管理、村(社区)干部廉洁履职等方面,明确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以清单化方式推动监督履职,进一步提升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提升履职能力,实现从“挂墙上”到“晒网上”再到“指尖上”的公开便民模式,解决了传统“橱窗”模式存在公开期效短、传播慢、受众少、监督难等问题,着力打造村级监督“前哨”力量。
区纪委监委派出多轮监督组,先后8次对28个村(社区)进行监督检查,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问题线索,及时发现和处置了冬春应急救灾补贴发放标准不统一、优亲厚友等问题。并建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回访落实、建章立制”的整改机制,由区纪委监委指导各乡镇纪委按照“分类施策”的思路,结合各村(社区)差异,精准查找工作薄弱环节,重点参与群众反映强烈、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有效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发现问题7个,处理20人,追缴资金2.4万元。
“今年,我们将继续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关键领域,找准监督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并加强末梢监督,对清单内容进行精准跟进、全程监督,为乡村振兴事业保驾护航。”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武陵区纪委监委 唐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