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监督,让贫困村“旧貌”焕“新颜”
“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扶持,我们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岗位。现在合作社里有60多名工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4人。”9月9日,安乡县大鲸港镇同庆村华腾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内,法人代表杨国兵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合作社的情况。
不仅如此,该村大力推进整村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农业,村集体经济从无到突破2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00元,2019年还喜获“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然而,以前的同庆村,“荒凉残败”,无法想象眼前这幅繁荣景象。这一嬗变,还要从一次信访举报说起。2017年1月,大鲸港镇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村党支部书记汤某林等三人存在经济问题,群众对此怨声载道,干部日常工作推进都受到很大影响,更不用说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必须查清事实,还群众一个公道,有问题的绝不放过。”很快,镇纪委通过调查走访,核查村级账目,最终查实:该村曾从2011年开始,以入户建设费名义累积向23户迁入本地的云南籍人员违规收费,共计148500元。其中,汤某林经手128500元,84000元纳入“小金库”由自身保管,用于招商引资等工作开支;李某平经手20000元,13000元纳入“小金库”由自身保管,用于村级日常工作开支。金某成作为时任会计,明知此事违纪违法,却未作出任何提醒与阻止。
最终,镇纪委给予汤某林等三人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我对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法纪意识淡薄,没有恪守原则、守住底线,我接受组织对我的处分。”2017年8月8日,汤某林与李某平分别将“小金库”资金全额上缴。
问题得到查清,相关人员得到处分,村干部队伍得以“大换血”,村民的“心火”终于熄了。从此,村两委干部把精力集中在为村民办实事、为集体谋发展上来。
产业扶贫才能拔掉“穷根”。村“两委”经谋划,决定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生态高效的农业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稻虾、水果、水产等产业基地。紧接着,村支两委从湖北、南县两地引进稻虾养殖大户,发展稻虾混养1500余亩、生态水果500亩,生态水产1500亩。近年来,同庆村还大力发展黄桃产业,全村种植面积达500亩,受益贫困户128户。同庆村村支书邹德祥对来年收成信心满满:“没有雨水,黄桃产量和品相好,能获利五六千元每亩。明年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品种,邀请专家改良种植技术,让黄桃成为贫困户的‘发财果’!”
产业促就业,日子有奔头。村里合作社有近67%的务工人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上每人每天能获得90-100元的工资收入,满足了贫困户就近务工、创收增收的愿望。同时,村里还成立了劳务公司,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就业。依托扶贫项目,村里还建设了光伏电站,将每年光伏发电产生效益的80%用于村级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产业发展好,群众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动力也越强,贫困户罗某炎自养与打工两不误,一边养殖了10亩龙虾,一边在合作社打工,拿双份收入的他每天都笑开了花。而大鲸港镇纪委也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对相关流程全程参与,全力保证贫困户的合法权益。
“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针对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乱象,我们将一以贯之充分发挥监督利剑作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群众稳岗就业、持续增收,早脱贫、不返贫!”安乡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吉海波表示。(安乡县纪委监委 崔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