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闹心桥”嬗变“安心桥”
“这座桥比原来宽多了,桥面和公路完全平顺,再也不用颠簸了,真好!”新学期以来,澧县小渡口镇中学的学生和家长们走过新修的大桥时,总会由衷赞叹。
这座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交通桥,是连接小渡口中学与G353国道的“咽喉要道”,承载着中学千余名师生及竹天湖、许家铺、东风等三个村共7000多位村民日常通行的重要功能。因年久失修,桥体出现主梁裂缝、桥墩下沉、防撞护栏破损等严重隐患,成为大家口中的“闹心桥”。
“以前每次接送孩子过桥都提心吊胆,桥面比路面低三四十厘米,尤其晚上,骑车非常容易出事。”一名学生家长回忆道。
今年3月,小渡口镇纪委在开展“家门口的幸福利民活动”走访时,接到大量居民和家长反映该桥安全问题,迫切希望重建新桥。
“老百姓的诉求,就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镇党委负责人在听取镇纪委汇报后,迅速将中学危桥重建工程列为“一镇街一实事”年度重点工程,积极协调筹措资金,全力推动问题解决。
项目启动后,镇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8月底新学期开学前实现竣工通车。自来水、电力等部门协同作战,及时完成地下水管迁改和电杆电线移动工作。镇纪委实施全程“嵌入式”监督,紧盯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确保工程成为“阳光工程”。
8月20日,新桥正式通车。改造一新的桥梁实现全面升级:桥面人行道由原来3.7米拓宽至5.5米,采用防滑耐磨辅装,新安装的防撞护栏坚固可靠,交通标识清晰醒目,通行安全性与舒适性大幅提升,真正成为守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心桥”“幸福桥”。
“新桥通车后,人流量明显增多,我们桥边商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从新桥附近经营店铺多年的许家铺村三组村民谭国平兴奋的言语里,能感受到他对这座“闹心桥”嬗变为“安心桥”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