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监督护航解民忧 农村饮水更安心
“再也不用半夜等水了!”面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澧县小渡口镇东风村叶大爷笑容满面,“现在水压稳定,水质清亮,洗衣做饭太方便了。”叶大爷的笑脸,是澧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见实效的缩影,也折射出该县纪委监委精准监督、护航民生的扎实作为。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百姓福祉。2023年,澧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农村安全饮水列为“1号议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入一线,强力调度,县人大常委会联动推进农村供水项目改造建设,一大批管网“更新换代”,新建了二水厂和毛家山水厂。澧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聚焦项目招投标、工程款拨付等廉政风险点,将其纳入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各责任单位履职尽责,助力群众从“喝上水”迈向“喝好水”。
摸实情才能真监督。澧县纪检监察干部走村入户,倾听群众反映的水压低、井水安全隐患等问题,督促县水利局全面排查,借助12345热线等渠道梳理出19类问题,建立台账跟踪督办。
针对澧东片区9500余户水压不足问题,县纪委监委发出监督提示函,推动管网改造与泵站升级,彻底告别“高峰缺水”。对整改进度慢的单位及时约谈,压实责任。在督促整改的同时,县纪委监委执纪从严,查处农村供水问题10起,处理处分16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1人。山门太青水库管理处原主任吴某然套取工程资金被查处,形成强烈震慑。
查案更重治本。县纪委监委推动供水回归公益,精准监督实现“低成本”国有化回购69家水厂,节约资金超40%。推动出台供水管理办法,组建专业公司,建成智慧平台,安装4.2万块智能水表,管网漏损率从38%降至15%,全面推行“521”应急机制,响应时间缩至2小时内,获用户点赞。
目前,澧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从82%升至94%以上。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协同县人大加快解决山区分散供水问题,以精准监督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