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规范“三资”管理 护航乡村振兴
走进石门县易家渡社区,谈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时,村民们满是自豪的说道:“自从咱们村建起了采摘园,村里来的人更多了,收入那是噌噌地往上涨嘞!”曾经的易家渡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产业结构极为单一,陷入了瓶颈,难以实现突破。
如今的显著变化得益于石门县纪委监委强有力的监督护航。在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易家渡镇纪委聚焦村级“四议两公开”执行、资金管理、资产管护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推动易家渡社区全面摸排资源、分析闲置原因,并通过整合闲置土地创新实施光伏发电与果蔬采摘园等项目,成功激活“沉睡”资产。
据了解,果蔬采摘园项目引入牛奶草莓、白雪公主等优质品种,采用高架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实现立体种植,并搭配错峰种植绿宝石甜瓜、圣女果等作物,将土地利用率从60%提升至100%,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到2024年底,社区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从4万元跃升至21万元。
农村“三资”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物质基础。自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县纪委监委靶向发力,聚焦农村集体“三资”小切口,深度梳理和排查整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村级债务管理、集体工程项目管理、违规出借集体资金等五大方面突出问题。
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县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与片区协作,牵头农业农村、农经站、财政等多部门协同配合,针对权属不清的零散资产、脱贫攻坚财政扶持资金形成的资产等开展全面清查核实工作。精准分类重点整治对象,包括4个市级重点村、20个县级重点村及26个薄弱村,并对10个重点村实施驻场解剖式督导,构建“重点突破+全域覆盖”的整治格局。同时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为全县村集体经营资产资源统一赋证建档,实现村集体资金流向闭环管理、精准守护。
今年来,通过有力督促和整改,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村级工程项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11个,立案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案件3件,留置1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119.878万元。
此外,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与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加强警示教育、持续健全财务管理等相关长效机制,为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