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区县(市)>详细内容

区县(市)

汉寿:一笔“消失”的残疾补贴

来源:清风侠在路上 作者:汉寿县委巡察办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您的残疾补贴开始正常发放了!”今年2月,75岁的常德市汉寿县百禄桥镇五里牌村村民匡连才在自家门前接到该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他望着远处翻涌着金浪的油菜花田,布满皱纹的眼角洋溢着笑意。而在几个月前,这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还在为停发的残疾补贴愁得辗转反侧。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请听报道《一笔“消失”的残疾补贴》。


点击此处收听


故事要从一笔补贴说起。

2022年3月,匡连才的儿子匡海光为其申报了二级肢体残疾,开始享受残疾人补贴。但是,从2023年6月开始,本该每月准时到账的补贴金突然终止发放了。一开始,匡连才以为是系统延时,也不愿为镇村工作人员添麻烦,就暂时忽略了这个问题。

村民匡海光:家里情况不好,我爸爸平时就靠这笔钱来补贴家用。

父亲停发的残疾补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作为家中长子,匡海光既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又要打零工维持生计,直到今年1月,外出务工回乡的他偶然翻看存折时,才发现了异常。

匡海光:突然没有发了,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找谁去问。

今年年初,汉寿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百禄桥镇开展对村巡察。在巡察过程中,匡海光找到巡察组,反映了父亲匡连才残疾补贴停发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巡察组的高度关注。

汉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张峰:匡连才的残疾补贴停发长达20个月,补贴没有发下来原因是什么,里面存不存在侵占挪用,一定要核实清楚,绝不能让群众的救助钱不翼而飞了!

然而,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匡连才的相关原始档案在多次交接中出现了缺失。

为摸清楚情况,巡察组迅速兵分两路:一组调取汉寿县残联的资料记录,确认匡连才的残疾证信息;另一组走访民政部门及镇村干部,核实残疾补助停发的来龙去脉。最终,在百禄桥镇民政所堆积如山的档案中,一份泛黄的申请表终于帮巡察组弄清了事情真相。

原来,2023年6月,匡连才的同村兄弟“匡年才”去世,村干部在申报销户时,误将“匡年才”登记为“匡连才”,导致这位二级肢体残疾老人的补贴账户被错误上报注销。

汉寿县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黎立峰:百禄桥镇民政干部在操作时粗心大意,没有对上报的信息认真核对,造成了匡连才的补贴停发的问题。

真相大白后,巡察组第一时间约谈镇村干部。涉事干部向巡察组作出了深刻检讨,表示自己当时只想着完成任务,没顾上仔细核对,真是愧对乡亲。

汉寿县残联、民政部门迅速启动补救程序。今年2月,匡连才的残疾补贴已经开始正常发放,期间停发的20个月补贴款1530元也在审批手续完成后补发到位。

张峰:漏发的残疾补贴虽然不是很多,但对于匡连才家里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笔钱。这个事情反映出个别党员干部工作虚浮、责任悬空的作风问题,也折射出基层治理中形式主义、监督缺位的机制症结。

只有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才能让政策红利真正抵达群众身边。针对巡察结果,汉寿县委巡察组提出明确处理建议,一场针对弱势群体政策落实的专项整改在百禄桥镇拉开帷幕。该镇纪委对两名失职干部约谈问责,镇村两级同步建立了“双签字”“三方核验”的工作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如今,全县各村(社区)的公示栏里贴满了政策明白卡,村(社区)干部逢人便说:“以后再小的补贴,也要掰着手指头算清楚!”

汉寿县委巡察办主任周勇:这笔“迟到”的补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干部的作风,体现在每一笔补贴是否及时到位、每一次诉求是否认真回应。唯有以“绣花功夫”落实责任,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